2017ASCO年会已经落幕,这场学术界的饕餮盛宴给临床带来哪些启示和影响?本刊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回顾大会热点,点评ASCO乳腺癌细胞周期抑制剂治疗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
2017ASCO年会已经落幕,这场学术界的饕餮盛宴给临床带来哪些启示和影响?本刊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回顾大会热点,点评ASCO乳腺癌细胞周期抑制剂治疗进展。
II期PALOMA-1研究数据解析
徐兵河教授: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20多年来,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有限,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PALOMA-1研究开启了细胞周期调控的时代。PALOMA-1是一项对比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来曲唑和来曲唑单药的随机开放性II期研究,获得了主要研究终点的显著获益,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显著延长(20.2个月vs.10.2个月,HR=0.488,p=0.0004)。相比既往内分泌治疗只能延长3~4个月的PFS,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此外,Palbociclib联合内分泌治疗已在III项随机研究中证实改善PFS。
2017ASCO年会报告了PALOMA-1的最终0S分析结果,这项研究随访达到65个月,获得了目前乳腺癌研究中CDK4/6抑制剂的生存和安全性最长随访数据。研究发现,接受Palbociclib联合治疗的患者较来曲唑单药组获得更长的总生存(37.5个月vs.34.5个月),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往有分析显示,一线治疗研究需要足够样本量来检出OS的统计学差异。因此CDK4/6抑制剂究竟能否改善患者OS,还有待样本量更大的III期PALOMA-2的生存数据来验证。
在这项研究中,Palbociclib+来曲唑组较来曲唑单药组的“自随机至化疗时间”更长(26.7个月vs.17.7个月,HR=0.662)。既往对生存质量的分析发现,Palbociclib治疗的患者能维持很好的生存质量,因此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Palbociclib联合内分泌药物是很好的治疗策略。Palbociclib能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质量、长期的临床获益、延缓自随机至化疗的时间,这些数据有力支持了Palbociclib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III期MONARCH-2研究结果解析
徐兵河教授:2017ASCO年会报道的MONARCH-2是一项III期研究,应用Abemaciclib联合氟维司群对比单用氟维司群二线治疗内分泌耐药的HR+/HER2-转移性乳腺癌(MBC),中位随访19.5个月。两组患者的PFS有明显的区别(16.4个月vs.9.3个月,HR=0.553),再一次证实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能延长PFS。MONARCH-2的不良事件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腹泻发生率为86.4%(G3:13.4%),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46%(G3:23.6%)。
这项研究与PALOMA-3研究的设计非常相似,但是入组人群选择仍有明显的差异,MONARCH-2未允许疾病转移时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大于一线的患者入组。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MONARCH-2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剂量调整(从200mg bid减量至150mg bid),以获得更好的耐受性。
对比III期PALOMA-3和MONARCH-2的研究数据,Abemaciclib的PFS更长,但HR更高(0.50和0.553),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但腹泻和恶心的发生率更高。
Palbociclib、Ribociclib、Abemaciclib
三个CDK4/6抑制剂是否相似?
徐兵河教授: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这三个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单独应用时都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联合内分泌治疗比单用的疗效更好。根据这三个CDK4/6抑制剂各自的研究数据,它们的有效性似乎非常相似,HR保持在0.55+/-的范围。
三个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治疗管理有所不同,粒细胞减少是CDK4/6抑制剂这一类药物均有的常见不良反应,程度上Pabociclib 和Ribociclib更明显,而Abemaciclib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
CDK4/6抑制剂的快速研发给HR+MBC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对患者而言,更多的药物选择是非常有意义的。
CDK4/6抑制剂未来的研发方向?
徐兵河教授: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CDK4/6抑制剂与内分泌治疗的联合策略。目前CDK4/6抑制剂与来曲唑和氟维司群联合应用较多,需要进一步探索CDK4/6抑制剂和其他内分泌药物(依西美坦、阿那曲唑或他莫昔芬等)联合治疗的研究。
CDK4/6抑制剂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需要更长时间,通常是5年。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如果CDK4/6抑制剂能缩小肿瘤缓解病情,患者的依从性往往比较好,通常将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放在次要地位。而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后肿瘤消失,如果辅助治疗用药造成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会下降。所以,如何减少或更好地管理药物不良反应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其他探索方向还包括:是否有预测CDK4/6抑制剂治疗敏感性/耐药性的生物标志物,CDK4/6抑制剂后续再治疗是否有价值,CDK4/6抑制剂应用于新辅助治疗是否有效,以及针对ER+/HER2+乳腺癌开展CDK4/6抑制剂联合靶向治疗的研究等等。
专家简介
徐兵河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局部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共识(ABC consensus)专家组成员和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疗国际专家共识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