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刘明教授:ASCO GU前列腺癌最新进展,精准医学驱动晚期肿瘤潜力疗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3/31 11:37:42  浏览量:874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年会(ASCO GU)于上月以线上形式落下帷幕。

编者按: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年会(ASCO GU)于上月以线上形式落下帷幕。前列腺癌学术交流部分占会议总体的51.4%,再一次成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疾病的“话题之王”。本次ASCO GU会议在局限性和进展性前列腺癌治疗方面有多个亮点研究;本期《肿瘤瞭望》特邀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明教授,就ctDNA检测、化疗药物新型剂型及双极雄激素治疗进行前沿解读。

 
(ASCO-GU会议手册)
 
《肿瘤瞭望》:基因检测在晚期前列腺癌中有何意义?ctDNA检测有何优势?

刘明教授:自美国奥巴马政府时代提出精准医学这一概念以来,前列腺癌领域的精准医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研究日益丰富,特别是类似ctDNA的液态活检近年备受关注。在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当出现疾病进展,很难通过穿刺活检拿到足够的组织进行基因检测;此外,如果患者出现多发转移,一个病灶穿刺所取得的组织不一定代表全身病灶。因此,液态活检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此次ASCO GU中报道了在mCRPC患者中目前规模最大的基于ctNDA的二代测序全基因组分析,3127例患者中94%可检测到ctDNA,8.8%患者检测到BRCA1/2突变。以往已经有研究证实,基于ctDNA的检测可以取得较高的阳性率,同时能够发现BRCA1/2、ATM等临床有意义的基因突变,为后续如PARP抑制剂的应用提供治疗基础。很多研究已证实,胚系的BRCA基因突变发生率在8%~10%,体细胞突变以及本次ASCO GU报道的结果阳性率相对偏低,而有研究报道BRCA阳性突变最高可达20%~30%。这些患者会从PARP抑制剂或铂类化疗中得到潜在获益。除了DNA损伤修复(DDR)通路之外,其他如错配修复基因、雄激素受体相关通路,同样备受大家关注。总之,基于ctDNA的基因检测,目前来说在前列腺癌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北京医院泌尿外科目前也在对家族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免费基因检测招募,欢迎关注。
 
《肿瘤瞭望》:此次ASCO GU会议中,报道了新型多西他赛口服片剂ModraDoc006在mCRPC患者中的Ⅱb期研究结果。请您为我们做一下研究解读,并点评口服化疗药物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刘明教授:目前在国内,无论是口服GnRH类似物或拮抗剂还是多西他赛化疗药物的口服剂型都没有临床应用经验,只能借鉴国外相应的临床研究结果。从研究角度而言,这些新型口服剂型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如果能够真正大规模应用到临床,对于患者来说,口服药物会更为便捷;尤其是化疗药物,如果改为口服剂型,省去了患者住院的一系列问题。但口服化疗药物同样存在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对患者进行监测、如何进行患者管理?这些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多挑战,临床应用经验还需要不断积极探索。
 
《肿瘤瞭望》:您在临床实践中对骨转移骨痛症状mCRPC首选何种治疗?镭-223与除ADT以外的系统联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是否有潜力可挖?

刘明教授:本次ASCO GU会议中报道了一项对比镭-223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与新型内分泌治疗单用的随机、开放、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研究终点进行后续/下次治疗的时间、PSA进展或死亡评估中,联合治疗更为有效。在近几年,核素治疗在前列腺癌领域备受瞩目,除了镭-223外,像177Lu的核素治疗也非常受大家关注。在传统治疗耐药的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核素治疗仍然可能获益。
 
镭-223在前列腺癌领域的应用已经接近10年,虽然以往研究证实镭-223可改善CRPC患者的骨痛症状,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有一项镭-223联合阿比特龙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目前比较明确的是镭-223不太推荐与阿比特龙联用;而其中的原因仍在分析,目前无确定因素。我对镭-223目前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略有遗憾,原因在于所有研究都是在CRPC阶段,未前移至HSPC评估疗效。近些年的阿比特龙、恩扎卢胺、多西他赛等,不但在CRPC阶段做出阳性结果,更是前移至HSPC。而镭-223目前尚无HSPC相关研究,这一点值得大家关注。
 
《肿瘤瞭望》:北京医院泌尿外科目前正在开展一项mCRPC患者行双极雄激素治疗(BAT)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如何参与本项研究?

刘明教授:BAT是前列腺癌全新的治疗方式,过去所有对前列腺癌的治疗都是以去除雄激素作为基础,即便在CRPC阶段对去势治疗已经不敏感,我们仍然维持患者的去势状态,在该基础上增加其他治疗。而BAT是完全另外一种治疗思路,最早由美国John Hopkins的医学团队提出并在临床中进行实践。BAT是指在前列腺癌患者持续ADT的基础上,予单次高剂量的外源性雄激素。对于晚期CRPC患者,雄激素耐药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的雄激素冲击,通过雄激素峰值/谷值的不断变换,使得患者一方面经过BAT后,使肿瘤细胞坏死、凋亡,另一方面使患者重新恢复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另有研究发现,通过BAT治疗,高剂量雄激素诱导的DNA断裂和凋亡是短暂的,睾酮的快速循环可能导致DNA的反复损伤,从而增强免疫治疗PD-1的敏感性。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从去年开始申请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给予患者两个疗程的BAT并序贯两个疗程的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免费提供PD-1抑制剂、BAT治疗药物及基因检测。研究计划招募10例,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目前已经入组3例受试者,第一例受试者已完成两个疗程的BAT,在BAT结束后,PSA已经从峰值有所下降,目前进入PD-1抑制剂的首个疗程,未出现明显的副反应,PD-1抑制剂的疗效尚未评估,还不能判断未来PSA的走向。但我认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尤其是传统治疗失效的情况下,该方案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选择。
 
专家简介
 
刘明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
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委员、基础学组委员、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副组长
NCCN前列腺癌指南国际评审专家
《中国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编写组副组长
 
北京医院前列腺癌MDT联合门诊
 
时间:每周四上午10:30
地点:北京医院门诊楼五层外科门诊二十四诊室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