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张少华教授:从HER2+到HER2-Low,新型ADC助力我国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获益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8/11 11:15:12  浏览量:489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为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DS-8201a,商品名优赫得?)在DESTINY-Breast系列研究(以下简称DB系列研究)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尤其是DB-03和DB-04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树立了HER2+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开启了“三元化”(HER2阳性,HER2低表达,HER2阴性)抗HER2治疗的新时代。

编者按:作为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DS-8201a,商品名优赫得®)在DESTINY-Breast系列研究(以下简称DB系列研究)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尤其是DB-03和DB-04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树立了HER2+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开启了“三元化”(HER2阳性,HER2低表达,HER2阴性)抗HER2治疗的新时代。在近日举行的2023乳腺癌夏季论坛·北方沙龙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张少华教授带来了《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精彩报告,并在接受《肿瘤瞭望》的采访中,分享了T-DXd在HER2+和HER2低表达(HER2-Low)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乳腺癌治疗格局的影响。

01
《肿瘤瞭望》:小分子TKI曾是我国HER2+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特色。但是随着T-DXd在国内获批二线治疗,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新型ADC在我国HER2+二线乳腺癌中的地位?

张少华教授:较早前国外获批的二线治疗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拉帕替尼,后续的抗体偶联药物(ADC)T-DM1取代拉帕替尼;但T-DM1在国内迟迟未获批,国产TKI吡咯替尼实现“弯道超车”。因此,当时国际上的标准二线治疗是T-DM1,而国内是吡咯替尼。然而,新一代ADC药物T-DXd再次刷新HER2+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生存获益,3期DB-03研究中T-DXd组的中位PFS长达28.8个月,是T-DM1的4倍多,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降低67%(28.8 vs 6.8个月,HR 0.33)。
 
基于此,T-DXd已经在国内获批HER2+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的适应症。尽管目前还没有T-DXd和吡咯替尼头对头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但从间接对比来看,T-DXd长达28.8个月的中位PFS,是目前二线治疗的最长PFS,远远长于吡咯替尼二线治疗的PFS数据(PHENIX、PHOEBE研究的中位PFS为12个月左右)。因此,从疗效来看,T-DXd的数据更漂亮,无疑是当前二线治疗的最优方案。当然,小分子TKI的优势在于口服并且已经进入医保、可及性好。我们也希望T-DXd这一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能够尽快纳入医保目录,造福更多乳腺癌患者。
 
 
02
《肿瘤瞭望》:T-DXd近期在国内也获批HER2-Low适应症了。能否重温一下DB-04研究结果,介绍一下T-DXd对HR+/HER2-Low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的影响?

张少华教授:HR+/HER2-Low晚期乳腺癌以内分泌治疗和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为主;传统的抗HER2大分子单抗和小分子TKI主要针对HER2+晚期乳腺癌。DB-01、DB-03研究显示T-DXd在HER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中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成为新的二线治疗标准;而DB-04研究则将T-DXd拓展至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
 
由于高药物抗体比(DAR=8)、抗肿瘤“旁观者效应”等药物特征,使得T-DXd在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且ISH-)乳腺癌中也显示出积极的疗效。DB-04研究中,T-DXd组的中位PFS是对照组的2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一半(HR+人群:10.1 vs.5.4个月,HR 0.51),中位OS延长半年以上,死亡风险则显著降低36%(23.9 vs.17.5个月,HR 0.64),ORR则是对照组的3倍多(52.6%vs.16.3%)。
 
基于此,T-DXd已经于2023年7月14日获批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相关适应症,并获得NCCN、ESMO等国际指南的推荐,改变了HR+/HER2-Low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例如最新版的ESMO-MBC指南中,HR+/HER2-Low晚期乳腺癌首选仍是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ET+CDK4/6i)一线治疗,对于有内脏危象的患者可以选择化疗,HER2低表达的患者可在化疗后选择T-DXd;对于ET+CDK4/6i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如果一线内分泌治疗效果好,可以更换内分泌治疗或者选择联合其他靶向治疗;对于一线内分泌治疗的PFS较短、进展较快的HER2低表达患者,则可以接受T-DXd二线治疗。
 
 
T-DXd新的数据出来后也是令人眼前一亮,其中位PFS是目前后线治疗中最长的(化疗的后线治疗中位PFS约为4个月)。这就好比原来我们只有米饭,现在除了米饭还有更加美味的面条,多一个治疗选择,而且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03
《肿瘤瞭望》:T-DXd的两个适应症都已经在国内获批了,临床医生对其安全性管理,尤其是肺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事件的管理尤为关心。您是如何看待T-DXd的安全性管理?

张少华教授:新型ADC的载荷是强活性细胞毒素,其毒性相比传统化疗要高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所以ADC的安全性的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T-DXd的主要不良反应与其载荷DXd一致,即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和血液学毒性,但相较于传统化疗更轻,且此类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经验丰富。
 
T-DXd治疗晚期乳腺癌的ILD/非感染性肺炎发生率在不同研究中的数据有所差异,与治疗分期、线数有关。在DB-03研究中任何级别事件发生率为10.9%,但3级事件仅为0.8%(没有4-5级事件),可见绝大部分ILD/非感染性肺炎为1-2级的轻度不良事件,通过积极干预通常不会有后遗症。有汇总分析显示,在2019年以前,ILD/非感染性肺炎事件发生率在15%以上,而2019年以后有了相关实施指南的情况下,此类事件的发生率下降至6.9%;≥3级以及5级事件同样如此,这表明通过规范的评估、监测和干预,ILD/非感染性肺炎事件是可控、可管理的。
 
 
因此,我们在给予T-DXd治疗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评估,识别出高风险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干咳、呼吸困难、短促、肺部啰音等),定期检查胸部CT,从而及时发现此类事件。ADC相关的ILD/非感染性肺炎事件通常发生在4-6个月(DB-03研究:中位首次事件时间为181天)。对于长期使用的患者,我们需要关注其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合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此类事件应及时停药和对症治疗,绝大部分患者是可逆的,不会有后遗症。
 
张少华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肿瘤内科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
医学参考报乳腺疾病频道编辑部主任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