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CSCO BC名家视角丨金锋教授:AI智慧赋能,推动乳腺癌诊疗迈向精准化新时代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5/6 14:11:58  浏览量:26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日,全国乳腺癌大会于北京盛大召开,会议特别设立“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专场,深入探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会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CSCO AI Pro的正式发布,更是标志着乳腺癌诊疗智能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肿瘤瞭望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郑昂教授,就AI发展对乳腺癌诊疗的深远影响分享其独到见解。

编者按:2025年初,DeepSeek凭借其卓越性能在中国迅速走红,成为各领域瞩目的焦点,其影响力正逐步渗透至各行各业,医疗行业亦不例外。近日,全国乳腺癌大会于北京盛大召开,会议特别设立“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专场,深入探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会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CSCO AI Pro的正式发布,更是标志着乳腺癌诊疗智能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肿瘤瞭望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郑昂教授,就AI发展对乳腺癌诊疗的深远影响分享其独到见解。
 

肿瘤瞭望:AI的发展在临床诊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问DeepSeek在临床场景的部署将为临床诊疗工作带来哪些改变?

金锋教授:DeepSeek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逻辑推理和临床语境理解能力,部署在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决策等多个临床场景中。
 
DeepSeek正在实现从“工具属性”向“决策伙伴”的质变,深刻改变着当下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模式。DeepSeek智能图像分析能自动识别微小的钙化灶或肿块,推进乳腺癌筛查前移。DeepSeek还在重构病理诊断的效率与精度框架,已有中心将其接入病理科系统,应用于病理取材指导、免疫组化建议和诊断提示等环节,不仅提升了临界值病例的判读精确性,还提高了阅片效率。比如,目前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主要诊断难点在于IHC 0和1+的区别,在HER2人工判读易出现误差的范围内引入AI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DeepSeek在个体化诊疗场景中也大有用武之地。从微观层面看,DeepSeek通过分析海量基因数据深入了解每个乳腺癌患者的遗传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ctDNA检测技术分析血液样本中的基因变异,可以实现无创监测肿瘤动态演化;还可以结合三维重建与空间组学技术,解析肿瘤微环境中的基因表达与形态学关联,这些个体化基因诊断手段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治疗依据。
 
从宏观上讲,DeepSeek构建多模态融合诊断体系以覆盖复杂临床场景,比如整合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和病理图像数据等,最终实现乳腺癌诊疗和预后的精准研判。基于多源临床数据融合分析能力,DeepSeek与HIS系统对接,实时分析患者病历、影像和检验数据,从而生成辅助诊疗建议。这些技术融合不仅大大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还通过基层普惠与全流程优化,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最终助力精准医疗的发展。

肿瘤瞭望:伴随着AI健康智能体等新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将迎来哪些改变?

郑昂教授:AI健康智能体等新技术助力构建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周期患者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了诊疗流程和管理模式,扭转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局面。AI智能体负责数据处理与方案生成,医生聚焦人文关怀与复杂决策,而患者是主动管理的核心。
 
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随访的全生命周期中,AI健康智能体显著提升乳腺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筛查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AI驱动的数字模型通过整合肿瘤微环境单细胞测序、液体活检ctDNA动态监测和药物基因组学数据等,模拟不同治疗方案下的肿瘤进展,辅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药物组合策略;根据乳腺癌患者手术类型和体能状态,推荐运动强度、营养计划及心理干预,形成个性化康复方案。AI智能随访系统还能定期跟进乳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自动提醒复查时间,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失访率,助力乳腺癌患者长期健康管理。
 
AI健康智能体应用到医联体基层医院,将乳腺癌患者个体的全程健康管理与分级诊疗的实施相结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个体化精准治疗提升。这些都将推动乳腺癌全程健康管理向“主动预防-精准治疗-全程关怀”的模式转型,最终实现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健康管理。

肿瘤瞭望:CSCO AI辅助决策系统发布数年来不断迭代更新,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助力。此次大会发布的CSCO AI PRO有哪些更新,将对接下来的乳腺癌诊疗产生怎样的影响?

金锋教授:全国乳腺癌大会期间,历经7年迭代的更新版CSCO AI Pro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作为三大核心成果之一正式发布,备受瞩目。CSCO AI Pro新增“病例智能会诊建议”和“True Evidence智能循证分析”板块,能够快速整合分析海量医疗数据,实时为医生提供智能决策支持,指南符合率达95.8%,可以将顶尖医疗能力下沉至县域及基层,使技术突破时空限制、资源跨越地域鸿沟,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CSCO AI Pro的患者端为适龄女性提供风险筛查、结节管理及乳腺癌诊后康复支持等全链路精准健康服务,对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单癌种到多癌种,从智能工具到生态网络,从国内实践到与国际接轨,CSCO AI Pro汇聚了中国智慧,助力中国乳腺癌诊疗向精准化、智能化与均质化高质量发展。
 
肿瘤瞭望:从“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专场三大议题看,您认为未来3-5年内医疗AI最可能颠覆的传统诊疗场景是什么?您对临床医生拥抱新技术有何前瞻建议?

金锋教授:此次会议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专场围绕Deepseek与医疗、大规模AI与临床药物警戒、AI健康智能体与乳腺健康管理三个议题,为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启示和思考。未来3-5年,医疗AI可能为疾病诊断、基层辅助治疗决策和药物监管等传统诊疗场景带来颠覆性变革。在传统疾病诊断场景中,医生凭借自身经验,以肉眼甄别乳腺影像中的异常情况。这一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极易发生漏诊与误诊。未来借助AI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可以精准识别“危险”的病灶区域。同样,在病理诊断中引入AI能提高判读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在传统基层诊疗场景中,基层机构在一些具体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限制。未来基层医护人员借助AI为患者开展风险评估、诊断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等工作,不仅使基层患者在本地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还有效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在药物监管场景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AI有望在药物的不良事件管理、风险预警和信号监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开启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药物监管时代。
 
对于临床医生如何拥抱新技术,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到AI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医疗与研究的大格局。临床医生在实践工作中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学习AI知识和技术,从而实现医疗与AI的高效协同。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是非常强大的生产工具,一定要关注,但不要神化。AI仍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尤其在深度综合思辨、思想情感与人文关怀方面。这要求临床医生避免过度依赖AI,应用时不为反噬。临床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与技术团队密切合作的同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打造更契合临床实际、更为精准有效的医疗AI模型。唯有如此,临床医生才能在医疗AI的变革浪潮中不忘初心,彰显专业价值,造福更多患者。
 
 
金锋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辽宁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乳腺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名誉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BC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专家组副组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郑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学博士、博士后
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十届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2022/2024版)编委兼秘书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诊疗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