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江倩教授访谈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使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在中国,过高的TKI药物费用限制了其应用。早年的调查显示,仅有30%的患者可以负担起伊马替尼的费用。多年来,部分付费的患者援助项目(如GIPAP、TIPAP和SCPAP)为不少患者提供了使用原研TKI药物的可能。近些年,在中国某些城市和许多省份的农村,医保政策部分覆盖了TKI的费用。2年前国产TKI仿制药的上市,以及十余年来国外TKI仿制品的流入,使越来越多的中国CML患者可以承担并接受TKI治疗。但是,许多因素决定了患者对治疗的选择,后者影响着患者对治疗目标的追求。
当前,医生认为的CML的治疗目标包括减少疾病进展、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额外目标为追求停药。然而患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于这个疑问,江教授联合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做了一项研究,旨在调查在当今中国CML患者是怎样理解治疗目标的。调通过互联网、患者教育会、江倩医生的门诊和药品发放点来发放和回收问卷,查共回收1000多份问卷,其中90%为有效问卷。该研究结果在12月5日本届ASH年会的壁报交流现场进行了展示。
江教授介绍说:“在这项调查中,对888例CML慢性期患者患者进行分析显示,“在治疗目标上近半数的患者表示希望停药且不复发,另有近半数患者希望维持正常生存。对于是否希望未来可以停药,仍有17%的患者由于担心疾病复发而不愿停药。”江教授进一步介绍说,“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轻患者及TKI年花费较高的患者更希望停药。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经济负担过重,另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药物副作用降低了生活质量,或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最后,江教授总结说:“我们的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将来在中国开展停药试验提供了筛选患者的参考,也期待扩大TKI类药物的医保覆盖率,降低药品价格并发展仿制药,让更多患者能够持久受益于TKI治疗。”
原文链接:Age and Cost Are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Preference for Stopping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大会摘要号:1585)